您好,欢迎光临中国照明英才网!  请登录  免费注册

HR资讯

国际劳工组织关注中国“海归”变“海待”现象
2006-12-18  来源:中新网  有62743人阅读
  十二月十八日是“国际移徙者日”,国际劳工组织(ILO)今天发表一篇特稿,对中国归国人才就业难的“海归”变“海待”现象表示关注。   最新一期《国际劳工周刊》上的发表的这篇特稿说,多年来,发展中国家人才外流现象严重,极大地制约了这些国家的发展。中国在过去很长一段时间内也曾受到人才外流问题的困扰。   但是,近年来,成千上万中国留学生从海外学成归国。根据《中国统计年鉴2006》公布的数据,一九七八到二00五年间到海外学习的九十三万多中国留学生中,将近四分之一已经回国,而且归国人数还呈增加势头:从一九九五年的每年约六千人增加到去年的将近三万五千人。   劳工组织的专稿说,留学生回国的趋势日益高涨,导致了“海归”一词的出现。劳工组织还解释说,“海归”与“海龟”同音。海龟在岸上孵化,最后回归水中生活,寓意明显。   劳工组织说,中国留学生回国潮的形成,得益于中国政局稳定、政策对路、经济发展、商机增多、收入提高,等等,而最重要的因素是市场力量。   但是,劳工组织也指出,中国政府优惠回国留学生的政策,也产生了问题,使那些没有出国学习的人才,或者说“陆龟”,对“海龟”产生了不满。   二00二年和二00四年两次调查发现,对住房条件不满的“陆龟”人数是“海龟”的将近三倍,还有超过“海龟”人数一倍多的“陆龟”认为前者被提拔得太快。   劳工组织指出,实际情况也许不像人们感觉得那样。在美国,一个工商管理硕士很容易拿到一个年薪十万美元的工作,而同样的人才回到中国,可能只能拿到一个年薪三十万人民币的职位。   劳工组织说,由于归国人员需要一个适应期,而用人单位却指望人才一上岗就做出可观的成绩,这种时间差使不少归国留学生感到挫折,不少人因此成为待业者,或者“海待”。   劳工组织说,“海待”与“海带”同音。海带只能漂浮在水中,无所事事,的确是待业者的一种写照。二00三年,仅上海一市就有“海待”七千人。   劳工组织指出,中国并非人才过剩或者饱和。实际上,中国在今后五年至少需要两百万归国留学生,而现在中国可资使用的留学生总共才几十万,缺口十分明显。   劳工组织的专稿最后指出,中国需要加大努力,进一步完善留学生回国政策,理顺“海龟”和“陆龟”的关系,并拨款资助一批帮助留学生就业和创业的方案,使人才回流更好地促进中国的全面发展。
  • 职位搜索
好工作尽在
中国照明英才网

热门关键词:销售经理、项目经理、 财务主管、客服经理、文职文案、网络编辑、网页设计...